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
又见公募基金降薪“小作文”。
今日,有市场传言称“招商基金要求退奖金,权益的经理集体去富国面试,固收的集体去泰达宏利。然后招商基金董事长打电话给富国董事长,敢要招商的人,就让招行把富国的渠道给断了”。
对此,招商基金、富国基金和宏利基金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,传言不实。招商基金表示,关注到网上的不实传言,无任何逻辑,纯属谣言。此外,另有接近上述小作文中提及的基金公司人士也明确表示“传闻不实”。
事实上,关于公募降薪,市场上已出现多个传闻的版本。
6月初,一则“公募基金300万年薪以上或被要求追溯退还”的消息在市场流传。对此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监管层人士处获悉,此传言不实。多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也向记者表示,对有关传闻并不知情。
5月,有市场传言称某银行系公募基金已经敲定限薪方案,其中基金经理的年收入上限被设定为120万元,同样被多家银行系公募人士否认,有的表示“完全没听说”。
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,公募基金降薪传闻频现的背后,反映了行业薪酬水平下降的大趋势。
2022年4月下旬,证监会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其中提到,要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,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行为。
2022年6月,中基协正式出台《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》,其中提到,基金公司应当建立实施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,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,高级管理人员、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%。因此,业内也称这份文件为“限薪令”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薪酬改革应该更注重基金经理的实际业绩表现,让基金经理薪酬制度与产品业绩表现挂钩,鼓励基金经理发挥专业能力为投资人持续创造价值。华南某公募人士认为,“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,薪酬的上下限最终还是来自市场,市场自然会给到一个公允价值”。
今年4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指出,完善与经营绩效、业务性质、贡献水平、合规风控、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。持续开展行业文化综合治理,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分类名单制度和执业声誉管理机制,坚决纠治拜金主义、奢靡享乐、急功近利、“炫富”等不良风气。
《意见》要求,全面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设,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,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。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,研究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。